分光光度法与酶膜法的对比
酶膜法可称为“固相生化仪“,采用的是干生化原理,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由Kodak公司推出。干生化是将一项测定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试剂预固定在载体中,根据Kubelka-Mun理论,其反射率(R)和固相层的厚度(X)、单位厚度的光吸收系数(K)及固相反应层的散射系数(S)有关,当X和S固定时,R仅同K有关,而K的大小同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,通过测定发射率的大小,从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。其主要运用多层薄膜技术,薄膜可分为三层,其中,第一层属于均匀扩散膜,可以均匀分布标本中各物质,减轻细胞,杂质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;第二层属于反应层,能够经由化学物质以及样本的顺序反应从而进入第三层,并与显色剂完成显色反应,获取生化指标数据。
分光光度法可称为水剂生化仪,依据朗伯-比尔(Lambert-Beer)定律,当一束平行单色光(只有一种波长的光)照射有色溶液时,光的一部分被吸收,一部分透过溶液。当液层的厚度b确定,溶液吸光度的变化△A与溶液的浓度变化△C成正比。
酶膜法具有所需样本量少,少量样本检测时间短的优势。但由于其在固相上反应,造成其准确度低,易受干扰,精密度低,重复性差,检测项目固定,包装规格固定,无法选择。试剂耗材成本高,仪器维护保养复杂等缺点。
分光光度法,有仪器稳定性好,准确度高,大量样本检测速度快,维护简便等优点,具体表现如下:
1. 稳定性,
光学技术较酶膜技术更稳定。准确度,灵敏度,重复性,特异性更高。单个样本重复性CV值不超过5%。机器之间的偏差小于5%。并且试剂无需反复定标,避免浪费。
机器稳定,维护成本低,无需定期更换电极 ,酶膜再校正等复杂操作,节省成本,降低操作难度。
2. 多样性,
艾普西生化分析仪目前已开发出29种检测项目,远超酶膜法。并且每年依据客户和市场需要开发新项目,保障了仪器在未来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。
3. 灵活性,
艾普西生化分析仪各参数试剂单独包装,根据需要购买,检测参数自由组合。并且试剂提供小包装,避免由于检测样本量少而造成的上机试剂失效等问题。